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。
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
译文当今的世界上,四海翻腾,风云变幻,五洲震荡,形势诡谲。
注释四海:指全国范围内。
赏析此句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,风格雄浑壮伟,是对当时世界革命形势的艺术概括和乐观展望。
完善
原文
毛泽东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
小小寰球,有几个苍蝇碰壁。嗡嗡叫,几声凄厉,几声抽泣。蚂蚁缘槐夸大国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正西风落叶下长安,飞鸣镝。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。要扫除一切害人虫,全无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小小的地球上,有那么几个国家,像几只碰壁的苍蝇一样嗡嗡叫唤,貌似声色俱厉,又像哭泣声一样。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,却不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,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!我们吹响冲锋的号角,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他们。 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,天地不断旋转,光阴紧迫。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,实在是太久,我们要抓紧时间,力求主动,只争朝夕。当今的世界上,四海翻腾,风云变幻,五洲震荡,形势诡谲。我们要消灭所有危害人类的败类,还世界一个太平。
注释满江红:词牌名,又名《上江虹》《念良游》《伤春曲》。唐人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创作背景
本诗写于1963年1月9日,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《毛主席诗词》。1962年冬,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,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,攻击中国共产党。同年年底,郭沫若填《满江红》一词,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,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,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、毛泽东思想坚强的中国人民。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激扬文字中的反霸外交——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的国际背景探析
赏析
该词以“小小寰球”起笔,气势恢宏,境界壮阔。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,地球不过是一个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。这种化大为小的空间压缩,显示了作者在青年时期就有雄伟的气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怀。地球尚且小,那么几个碰壁的苍蝇就更加渺小了,微不足道。作者将国际上那些猖狂反华,群聚起哄的丑类视作嗜腥逐臭、见缝下蛆的苍蝇,其鄙夷、轻蔑、厌恶、嘲讽之情意溢于言表。将“苍蝇”数量缩小为“几个”,以状其虚张声势、极其孤立的处境。而“碰壁”二字,既喻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蠢举,又隐喻其必然败亡的命运,可谓一庄一谐,相映成趣。作者似立于天宇苍穹,,俯视尘寰,以沉稳、傲岸、泰然之态度姑且作冷眼观,且看“苍蝇”如何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简析
这首词贯穿着反帝反霸、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。词的上片多用典故,对霸权主义者的反华行径予以嘲讽、揭露和鞭撘,其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;下片则“高吟肺腑走风雷”,融写景、抒情、议论于一体,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,显露出雄浑壮伟的风格。全词上下片浑然一体,形成大开大合、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,展现了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。
猜您喜欢
小怜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
——李商隐《北齐二首》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
——陆游《秋波媚·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》
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
——苏轼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
碧野朱桥当日事,人不见,水空流。
——秦观《江城子·西城杨柳弄春柔》
谈欢则字与笑并,论戚则声共泣偕
——《文心雕龙·夸饰》
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——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
文官不爱钱,武官不惜死,则天下太平。
——《明史·列传·卷一百四十三》
妇姑相唤浴蚕去,闲着中庭栀子花。
——王建《雨过山村》
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
——《易传·系辞传上·第十二章》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
——秦观《鹊桥仙·纤云弄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