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帆是推动船舶前进的推进工具,利用自然界的风作为动力,使船舶的航速、航区大为扩展,为船舶技术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。风帆的出现为船舶的大型化和远洋航行开辟了广阔前景。帆出现的年代,外国可能比中国早得多,埃及方帆船出现的年代可推溯至公元前3100年。
船尾舵的前身为船尾舵桨,在商朝已经使用,用来控制船只的航行方向,其形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。舵的前身是船尾舵,是安装在船尾后的导航装置,最迟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。舵虽然是小小的装置,但它能使庞大的船体运转自如。舵压本身很小,但它距离船的转动中心较远,所以使船转动的力矩比较大,船首就会相应地转向左方。舵结合风帆和指南针就成为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三大条件。
碇是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,早期的碇是用绳索缚石头制成,当船在水中要停泊时,就把石头放到水底,利用石头的重量固定船只。近代西方发明并风靡全球的有杆锚,即海军锚,就是采用这种构造形式。海军锚的优点是可以较小的锚重来获得较大的固定船只能力。四爪锚是中国独创的系泊工具,其优点是必须有两爪同时抓泥,日本人称它为“唐人锚”,后来流传到西方。
大型船舶的停泊工具一般很大、很重,单靠人手来控制锚的升降是很吃力的,因此,古人在船上安装绞车,以辅助起锚或抛锚的工作。绞车实际上是辘轳的演变,施力的横杆更长、数量也比一般辘轳更多,初时在陆地上应用,用来提拉重物,后来才广泛在船上使用。